
9月11日上午,接群众反映,连城村北部海湾发生疑似赤潮现象。区自然资源局接情后,立即组织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前往事发点开展采样监测工作。
经现场初步观察,连城湾南部表层水面连片漂浮一层粉红色的生物,岸线长度约300米,向海延伸约2米,海域覆盖面积约600平方米,技术人员现场对水样进行采集固定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。
技术人员现场观测采样
经鉴定,该水域出现的赤潮生物为夜光藻, 经过初步计量,海水中夜光藻的密度已经达到了赤潮的基准浓度。通过与省中心专家对接确定,本次夜光藻富集源于近期气候适宜、降雨充沛,为夜光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。
此次赤潮发生范围较小,通过海水的自净能力即可快速消退。根据监测情况初步预估,该次赤潮情况预计明后天会消退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开展跟踪应急观测,并针对赤潮发生海域环境中的盐度、pH、叶绿素a、溶解氧、无机氮、磷酸盐、硅酸盐等环境因子进行检测分析并及时发布相关监测情况。